人类离彻底攻克癌症还有多远

人类离彻底攻克癌症还有多远

admin 2024-08-27 北京软文合集 302 次浏览 0个评论

癌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据研究显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第二大原因就是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1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为1930万,死亡1000万人,而到2040年新发癌症数预计将达到2840万。

癌症的诱因

如果我问你,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可能会想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另外一份致癌物质清单,这份清单中记录了973种致癌物质,其中大家熟悉的烟草、煤烟、黄曲霉素、马兜铃酸、槟榔等赫然在列。

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食品安全、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就成了影响癌症发病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的情况是:平均寿命比较长的国家,癌症的发病率也比较高。而这些平均寿命比较长的国家,食品安全、生活环境和医疗水平显然都是比较好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统计数据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答案:如果把癌症发病率按照年龄进行划分就会看到,在所有癌症病例中,55岁以上的患者占比达到了76.9%,其中65岁以上的患者占了52.8%。

与大多数人认知不同的是,影响癌症发病率的最大原因,其实并不是致癌物质清单中的973种致癌物质,那些物质只能说是一部分癌症发病的环境诱因。癌症的发病率与人的寿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们患上癌症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高。

最近这十几年来,科学家对于癌症发病原因的认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大多数普通人还停留在旧认知上。所以,要让你对攻克癌症这件事情了解更加深入,我要先跟你讲一讲科学家对癌症成因的当下共识。

从生命演化的角度来看,每一种生命都是通过生生死死的不断更替,来摸索和学习维持生命的必要知识。这些知识,就储存在我们的DNA当中。而癌症,本质上就是基因出现了错误而造成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基默尔癌症中心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三分之二的癌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诱因,仅仅是因为有些倒霉的细胞复制DNA的时候出了个意外错误而已。

DNA复制时的出错率大约是十亿分之一,这个概率看似很低,但是人体中的细胞数量更大,约有80万亿个(注意,我这里用的单位是万亿),所以,DNA复制出错,在人体内不仅无法避免,而且可以说是常见现象。不过,这并不是说,DNA复制的每一次出错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DNA复制出现错误,仅仅意味着有些基因发生了突变,有些突变导致细胞直接死亡,有些突变没有显著表现。但是,确实有一小部分突变和突变组合,使得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侥幸逃脱免疫系统杀灭的癌细胞恶性增殖就形成了癌症。我们的寿命越长,细胞经历分裂的次数就越多,当然也就有越大的可能产生出癌细胞。这就是人类寿命越长,癌症发病率越高的原因。

在普通人眼里,癌症晚期和死亡基本上是画等号的概念。这样的理解虽然不能算是完全错误,但也是相当不严谨的。下面我就用最简单的语言,帮你重新认识癌症的本质。

癌症的本质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就是癌细胞是永生的,它不会像其他细胞一样衰老和死亡。对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来说,是没有生殖繁衍概念的,它们只要不停地分裂,就能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它们同样也没有衰老和死亡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单细胞生命都是永生的。

但是,多细胞生命为了协调一致,就不能再像单细胞生物一样,不管不顾地随意分裂。经过很漫长的时间之后,多细胞生物演化出一种能够压制住细胞无限分裂的机制。所以,也可以说,衰老和死亡并不是命中注定的,这是生命后天学会的“新技能”。

癌细胞的本质就是逃脱了束缚,恢复了永生能力的细胞。

癌细胞曾经也是人体正常的组织。我们在治疗癌症的时候,很难有效地消灭癌细胞,这就是癌症在治疗上很困难的原因。

对付癌症的办法

目前,我们对付癌症主要有四类方法,这四类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结成八个字,那就是:“切除”“杀灭”“免疫”和“修复”。

切除,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尽量把癌组织彻底切除干净。

杀灭,就是通过放射线或者化学药物将癌细胞杀死。

免疫,就是通过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让自身的免疫细胞去追杀癌细胞。

修复,就是利用基因技术,将出错的基因修复回正常状态。

尽管看上去各种癌症新疗法层出不穷,但本质上都没有逃出上面这四类解决方案。那么,这四类技术中,哪类技术最有可能彻底降伏癌症呢?我们不妨运用技术飞轮,来分析一下这四类技术吧。

先说说最常用的手术切除。切除的最大问题是要么多切了,要么少切了。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术的精度太低了。即便是使用了人工智能和机械手臂的高精度手术,也是在宏观层面上操作。如果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那么人类的命运必然是灭亡。但是,如果身体里只剩下最后一粒单细胞生物,那结果可就不一定了。一粒细菌在养分充足的环境里,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以重整队伍,卷土重来。癌细胞与单细胞生命一样,它是微观层面的东西,这与手术切除的精度是数量级上的差距。想通过手术把癌细胞切干净,理论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手术切除这种技术,在癌症治疗方面,已经遇到了科学瓶颈,暂时难有革命性突破。面对实体肿瘤组织,整体进行切除依然会是重要手段,但由于这类方法缺乏足够的精准性,必须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效果。想要单纯依靠更高超的外科手术水平来征服癌症,是不可能做到的。换句话说,外科手术的技术发展差不多已经到头了,对于攻克癌症来说,不太可能再有大的进展了。

再来说放疗和化疗,这在本质上也是通过外部的物理手段来杀死癌细胞。放疗是用放射线照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精准放疗还将是癌症治疗巩固疗效和维持“带癌生存”的常规武器。但它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误伤,虽然放疗会向着更精确、副作用更小以及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鉴于放疗本身依然是在宏观层面上操作,即便将来完全由人工智能全程控制,也免不了要大量伤害健康组织。

而化疗的方案是通过某些对癌细胞杀伤大,但对普通细胞杀伤较小的药物来杀掉癌细胞。如果某一种药物几乎只杀伤癌细胞,很少伤害健康组织,那么这样的药物就可以称之为靶向药物,你可以把靶向药物看作是化疗的升级版。

随着我们对癌细胞特征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现在的靶向抗癌药物的精准度也在提高。但是靶向抗癌药物面临的真正挑战是抗药性问题。癌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异。如果药物追踪的靶点特征在变异后消失了,那么这种抗癌药物就不再起作用了,这就是抗药性的成因。

所以,由于癌细胞基因突变的存在,单凭一种靶向抗癌药物,是不可能让患者长期生存的。药物使用的时间越长,癌细胞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抗癌药物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

靶向抗癌药物现在仍然是部分癌症主流的治疗手段。但是药物研发工作几乎就是在与癌细胞赛跑,每年都有获准上市的抗癌新药,但是多数只是在现有靶向药体系下修修补补,适应范围越发有限。所以,这种赛跑的方式,无论现在的应用场景多么主流,都不可能成为最终战胜癌症的方法。

不过在抗药性的问题上,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意外。确实有一款至今都没有出现抗药性的抗癌神药存在,这就是治疗慢粒白血病的靶向药:格列卫。

人类离彻底攻克癌症还有多远

格列卫

但是在格列卫上市之后,科学家们却发现了很多不太对劲儿的地方。首先,格列卫并没有真正杀死所有癌变的白细胞,但是患者的病情却相当稳定。更奇怪的是,一些使用过格列卫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停药的患者,他们的存活率也相当高。很多患者的状况,看起来像是被治愈了一样。

经过仔细研究,科学家发现,格列卫除了自己有杀死癌细胞的效果之外,还激活了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原来不会被免疫细胞追杀的癌变白细胞,在服用格列卫之后,成了免疫系统追杀的对象。

通过激活原来无所作为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这就是治疗癌症的第三种方法:免疫疗法。

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在癌症免疫疗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免疫疗法的原理:

免疫系统是人体默认的天然屏障。激发免疫系统,必然是最合适的抗癌方法。我们平常说的免疫细胞,其实是包含很多种细胞的一大类细胞。这些细胞就像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警察部队,24小时无休地执行着保卫人体的任务。这些细胞中,有的细胞就像是巡警,它专门四处探查发生变异的细胞以及外来入侵者,然后把警情信息通知到其他免疫细胞。还有的细胞就像是刑警,专门在收到报告后去将敌人捉拿归案。

你可能会问,既然免疫细胞这么厉害,那怎么会允许癌细胞形成肿瘤呢?

这是因为,凡是能够形成肿瘤的癌细胞,都有一种欺骗免疫细胞的能力。免疫细胞就像是人体内的警察,警察分辨好人还是坏人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查身份证。我们体内的细胞也有一个身份认证系统,细胞的身份证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作“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这个MHC的功能,就是把细胞体内的蛋白质特征向外公示出来,让警察能够看到。在查身份证的时候,如果没有查到异常的蛋白质,就算是合格了。

但是,有一部分癌细胞,它们连MHC这套系统都发生了变异。有的癌细胞能伪造证件蒙混过关,有的夹在其他正常细胞中间逃避检查,更有一些癌细胞能直接屏蔽身份证扫描仪,使得警察无所适从,这时候警察就没办法识别好人坏人了。癌细胞正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这些漏洞,才发展壮大起来的。

免疫疗法是一大类临床治疗技术的总称,凡是可以借助人体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治疗技术,都可以叫作免疫疗法。为了让你能从概念上理解免疫疗法是怎么起作用的,下面我粗略地把免疫疗法概括成两种方案,实际临床应用时,会比我讲得复杂得多。

一种方法是把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和癌细胞全都提取出来,把癌细胞加工成免疫细胞能够识别的抗原,让免疫细胞能够学会识别癌细胞。然后,科学家再把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培养到一定的数量后,再注射回患者体内,完成杀死癌细胞的工作。

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分析癌细胞的内部结构,把癌细胞体内特有的变异后的蛋白质做成疫苗,注射到人的体内。当这些变异蛋白被免疫细胞识别后,免疫细胞就会开始攻击癌细胞,癌细胞也就再也藏不住了。这个方法就好像是往战场上投放了大量的敌人尸体,我军人员见过敌人尸体之后,就学会如何辨识敌人了。

从科学原理上来看,免疫疗法比传统抗癌药物更有前景。原因是免疫疗法充分调动了人体的免疫机制,也就免除了针对性地设计和研发抗癌药物的漫长过程。未来,免疫疗法必然能够大展拳脚,成为最主流的抗癌技术。

从2017年8月30日第一个CAR-T免疫疗法获得FDA审批,到2018年3月13日,我国第一个CAR-T免疫治疗技术通过临床试验审批,仅仅过去了195天。

免疫疗法早已不再是停留在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它正在给千千万万的癌症患者带来看得见的希望。唯一还不尽如人意的是免疫疗法治疗费用相当昂贵。比如,美国诺华公司的免疫治疗技术就定价为单次注射花费47.5万美元。不过好消息也是有的,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已经登记的CAR-T免疫疗法临床研究已经达到357项,全球排名第一。我国的医疗定价习惯是遵照成本而不是疗效定价,应该很快就能有比较普惠的价格出来了。

不过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免疫疗法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免疫疗法的技术飞轮正在逐渐启动。

根据世卫组织《2013-2020年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的精神,世卫组织呼吁成员国在2025年前,努力实现将包括癌症在内的四大慢性疾病的死亡率相对降低25%。这些面向政府的要求,意味着癌症新药和新疗法纳入医保系统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我国国务院也提出要求,从2018年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免收关税。

前面我们提到的所有方案,要么是把肿瘤切掉,要么是把癌细胞杀死,所有的方案都是进攻性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不用去杀死癌细胞,而是把已经癌化的细胞重新修复,成为正常细胞呢?

确实有可能,这就是基因疗法,准确地说是基因修复。这是一种技术手段,它为免疫疗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所以,基因修复疗法和免疫疗法是有重合的部分的。

想要修复好一个癌细胞,大概需要下面这三个步骤:

制作一个基因编辑工具,这个工具具有辨认目标细胞和修复细胞基因的能力;将数量足够多的基因编辑工具注射进入人体;基因编辑工具一旦遇到需要修复的细胞,就会对目标进行基因编辑,将细胞修复。

人类离彻底攻克癌症还有多远

自然界中的病毒天然具备修改基因的能力,所以,这些基因编辑工具一般都是利用现有的病毒进行基因改造而制成的。这些被改造的病毒会为我们所用,进入人体去完成我们交给它们的基因修复任务。

虽然基因编辑疗法听起来相当给力,但却并非万能。

目前,虽然已经有几千个基因编辑疗法获得临床试验资质,进入了实战测试阶段,但是,这些治疗方案都比较粗糙,涉及精准基因编辑的疗法几乎一个都没有。癌变的体细胞出错的基因并不是简单的一处,而是错在很多个地方。想要一次性地把所有的错误全部修正,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还相当困难。另外,基因编辑疗法也存在诱发新癌变的风险。哈佛大学的基因组学科学家邱奇教授认为,只有精确到碱基的基因编写才是真正的基因编辑技术。目前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才行。

这样看来,精准到碱基的基因编辑技术,很可能就是基因编辑疗法的“技术奇点”。在“技术奇点”突破之后,基因编辑疗法必然大有可为。但是在突破之前,这项技术在癌症治疗上的成就就会比较有限了。

经过了前面的梳理之后,可以看出,虽然癌症目前依然是最难治愈的一类疾病,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癌症在人类眼中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神秘了。我们已经有了一系列办法可以对癌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对于暂时无法治疗的癌症,我们也已经拥有了明确的目标,在不远的未来,一定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不过,请大家记住,所谓的彻底攻克癌症,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技术层面上我们有能力攻克,还有一个是费用层面上大多数普通人能够治得起。如果缺少了第二条,那也不能称为彻底攻克。

医保系统是癌症患者最重要的经济支持。加入医保的药物或医疗方式,至少相当于给患者节省了五分之四的开销。这不仅意味着这些新药和癌症的疗法更加普惠,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应用将促使医疗技术向着成本更低的方向演化,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状况。

还有一项一直存在,但是被我们严重低估的技术,叫作癌症早期筛查。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是这样说的:“癌症从来都不是突然发生的,你只是突然知道了它的存在而已。”越是早期发现了癌症的存在,彻底治愈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大。欠发达国家的癌症死亡率较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早期筛查做得不好,让很多癌症到了晚期才被发现。

在不远的未来,微型医疗机器人可以帮我们轻松完成多种癌症的早期筛查,我们只需要吞服一个很小的胶囊机器人,就能完成现在需要靠肠镜、胃镜和拍片都难以检查出来的早期癌症筛查,而整个检查过程还毫无痛苦。未来我们还能根据呼出气体的成分和血液、粪便、组织液等当中的DNA片段,来诊断出早期癌症。这些项目将来一定会包含在标准的体检项目当中。

一项技术使用的人越多,必然就会越便宜。癌症早期筛查完全符合技术的这一特征。这项技术必然会把大量的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大大增加癌症患者的生存机会。

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监控早期癌症,也一样会深入到医疗的各个领域,这会让医生资源得到大规模的释放,释放出来的医生,则会投入科研工作中去,这会进一步推动医学的发展。到时候,无论是免疫疗法,还是基因疗法,应该都会取得更多的突破,我们征服癌症也就指日可待了。

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不过,我希望你读完这一节之后,能建立这样一个信心:一位癌症患者每多活一年,治疗癌症的方法都会多一种,而治疗的费用也会降一分。在未来20年这个尺度上,对于绝大多数的癌症种类,我相信,医生都能拿出可靠的治疗方案来。至少,我们可以像管理糖尿病、高血压这类慢性病一样将癌症控制住,让患者不会因为癌症而死去。当“绝症”变成“慢性病”之后,患者们才不会谈癌色变。

当然,仅仅是能控制,还不能算是征服了癌症。只有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才算是对癌症的真正征服。这里面除了技术的发展以外,还有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是难以预料的。

但是,关于未来,有一个大规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我们把视角放得越大、越宏观,就越能看到更多的确定性的趋势。这个大规律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放眼未来,更有效、更普惠肯定是未来医疗的关键词。那么,现代医学如何达成这两个目标呢?

本文摘自科普作家汪诘的新书《未来科技大爆炸》,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刊载。

人类离彻底攻克癌症还有多远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杨文化,2024年8月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网-亚星开户-亚星会员开户,本文标题:《人类离彻底攻克癌症还有多远》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