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军是广东惠州一单体药店老板,他所在的药店两公里范围内,至少还有5家其他药店也在开门营业,这种现象在大街上随处可见。
这几年,药店行业门店数量越来越多,截至今年二季度,已达到70.1万家,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行业竞争太激烈了。”肖小军叹气说。
而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西普会上,中康科技商用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透露,全国药店数量增长开始放缓,关店明显增多。中康药店通系统数据显示,全国关闭的药店数量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6778家增加至第二季度的8792家。
关店增多背后
一直以来,医保个账收入是药店经营总收入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021年医保个账改革后,单位缴纳和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减少,这直接导致医保个人账户收入在2023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国家医保局2023医保统计公报,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收入从2022年的7633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6351亿元。
医保账户改革实质,旨在推动就医保障模式的转变,推动医保基金“按人分配”模式已转向“按病分配”模式。但医保个人账户收入减少后,带给药店行业的影响深远。
“高度依赖个账支付的药品和药店均面临挑战,从药店购药人群医保个账花费金额看,2023年同比下降9%,其中老年群体零售药店个账花费双位数下滑,2024年受到个账收入减少的影响,预计零售药店个账医保花费年度金额将进一步下滑6%。”廖洪惠表示,受门诊共济分流、个账支付能力下行等因素影响,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从3月开始客流呈下滑趋势,同时客单价、品单价、客品数均低于2023年同期。
湖南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药店关店数量增多,有多种原因所致。
“当前,药店数量是过剩的,按照中国14.1亿人来算,每家药店平均服务的人口数量在2000人左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后者一家药店,服务的人口数量在6000人到7000人之间。我国药品销售市场增长是有限的,药店数量越多的话,意味着每家药店能分到的市场蛋糕就越少。”黄修祥表示,药店的消费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医保个人账户改革之前,这些人对药品价格没那么敏感,但个人账户改革后个人账户收入减少,这类群体对药品价格会变得非常敏感。这些年,药品集采成为常态化后,医院很多药品降低至地板价,这一定程度导致了客流从药店回流至医院。线上医保购药加速落地,也分流了线下部分客流。此外,药品比价政策推出,让药店的药品价格变得更加透明,药店药品利润受到挤压。”
在黄修祥看来,全国药店数量增长面临拐点。“2024年新增的门店数量与关闭的门店数量可能会出现平衡,但随着时间推移,行业门店关闭的数量将反超新开数量。”
在西普会上,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毅亦认为“2024年将是药店行业门店高增长的拐点”,他表示,接下来,药店门店数量会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未来行业并购会加速,决定在这个行业能不能继续生存的根本指标是门店的单店销售额和净利润率。
出路在哪
近日,有个别药店发布了上市企业半年报业绩预警。
如(000028.SZ)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86亿元,同比下降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3亿元,同比下降10.45%。其中,零售板块(即“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受门诊统筹等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企业发展阶段调整等因素影响,实现营业收入112.02亿元,同比下降9.30%;实现净利润亏损0.14亿元,同比下降104.81%。
再如(605266.SH)在发布的半年报业绩预告中表示,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1.6亿元相比,预计将减少9209.08万元到9809.08万元,同比减少58.25%到62.05%。
健之佳表示,2024年市场及行业竞争加剧;医药改革政策持续推行,医保个账减少及统筹医保落地滞后、医保强监管等因素影响,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承受增长停滞或下滑压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幅趋缓,无法覆盖门店费用的刚性增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未来药店的出路在哪?
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药店数量减少的情况,同时行业也会往集中度方向发展,但药店的未来前景依然向好,目前行业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在销售药品,药店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如何利用药店的场景为消费者提供病种或者健康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事实上,有一些连锁药店开始在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药店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后,数量会进入一个合理水平。药店竞争的重心,将转向如何拼服务上。从长远看,医药分家是一个趋势,这将推动院外药品市场增长,但当前看,医药分家进展缓慢,处方药从医院流转至院外趋势还不够明显,这也跟当前药店药事服务能力欠缺有一定关联。”黄修祥亦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